饮酒“侦探”——糖缺失转铁蛋白CDT
2025.06.13
分享到 :
浏览量:21
有害饮酒现状
在全球范围内,有害饮酒每年约导致330万人死亡,在国内,饮酒人群更是早已超过半数,而5.1%的疾病负担是由酒精消耗造成的,其中酒精性肝病(ALD)的患病率超过10% ,酒精性肝硬化占各种病因的肝硬化的比例也超过30% 。酒精肝是长期大量饮酒造成的中毒性肝损伤,初期表现为脂肪肝,继而发展成为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最终导致肝硬化,严重酗酒时可诱发广泛肝细胞坏死甚至肝衰竭。在我国,酒精已成为仅次于病毒的肝硬化第二大病因。
饮酒侦探出现
此前,临床缺乏对酒精性肝病诊断的特异性指标,而实验室检测的糖缺失性转铁蛋白(CDT)添补了这一空白,其特异性高达94.7% 。因此,及早监测对酒精敏感的特异性血清标志物——测糖缺失性转铁蛋白(CDT),在因酒精消耗造成肝脏损伤之前,及时调整干预,避免更大伤害,因为常规肝损伤指标如:ALT/AST/GGT等,因饮酒原因而指标异常的条件较为苛刻,且是伴随酒精性肝病的发生而异常,对酒精肝没有提前预警预示作用;再者,糖缺失性转铁蛋白(CDT)可特异性鉴别筛查酒精肝,极大程度避免了假阳性,且对干预调整及治疗,有较好的观察作用;三者,临床鉴别诊断酒精诱导疾病和非酒精诱导疾病,及时找到肝损伤的原因,对症治疗,有助于达成最佳治疗效果。
糖缺失转铁蛋白(CDT)适应证有
1特异性鉴别筛查酒精性肝病,指导因饮酒引起的脂肪肝、酒精肝、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等的治疗及预后
2. 鉴别诊断酒精诱导疾病和非酒精诱导疾病,如非酒精性脂肪肝等
3. 嗜酒者的解毒治疗监测,预测急性戒酒综合征的风险
技术优势(先进性)
糖缺失性转铁蛋白(Carbohydrate Deficient Transferring,CDT)为转铁蛋白 (Transferring ,TRF)的异构体,1976 年 Stibler 和 Kjellin 在酒精滥用者的脑脊液和血清中首次发现,在欧美国家血清 CDT 被广泛用于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的实验室诊断,至今,检测糖缺失性转铁蛋白(CDT)仍是目前唯一最具特异性的实验室诊断指标.
国外应用情况
在欧美国家,CDT已成为酒精消耗对人体影响相关鉴别诊断的最常规指标,美国胃肠病学会(ACG)推荐开展。
国内应用情况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以及中国医师协会脂肪性肝病专家委员会推荐开展,详见2018版酒精性肝病防治指南,目前糖缺失性转铁蛋白(CDT)测定的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已可以满足临床常规开展的条件及需求
参考文献
[1] 2018版酒精性肝病防治指南
[2] 杨洁飞, 梁指荣, 李炜煊. 缺糖基转铁蛋白和天冬氨酸转氨酶线粒体同工
酶联合检测诊断酒精性肝病的临床应用[J]. 实用医技杂志, 2016, 23(1):76-77.
[3] 李民, 王延伟, 吕永强,等. 酗酒标志物研究进展[J]. 临床军医杂志, 2014, 42(12):1301-1303.
[4] 朱晶, 昊炯. 糖缺失性转铁蛋白的临床应用[J]. 检验医学, 2012, 27(4):243-251.
[5] 邓荣春,屈新辉,陈会等,糖缺失性转铁蛋白对酒精性肝病的诊断价格[J].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9,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