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弹力图:凝血功能的“导航仪”
2025.06.13
分享到 :
浏览量:9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来聊聊一种神奇的医学检测手段——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m,TEG)。血栓弹力图就像是一个凝血功能的“导航仪”,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凝血状态,从而指导临床。那么,血栓弹力图究竟是什么?它又有哪些临床应用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 一、什么是血栓弹力图?
凝血是我们身体为了防止出血而自然产生的一种生理反应。当血管受到损伤时,血液会迅速凝固,形成血栓,堵住伤口。血栓弹力图是一种能够动态反映凝血全过程的检测方法。它不仅可以检测血浆中凝血因子的活性,还能模拟体内环境,观察血块的形成和溶解。
血栓弹力图通过血栓弹力仪描绘出特殊图形,这个图形能够反映血液凝固动态变化,包括纤维蛋白的形成速度、溶解状态和凝状的坚固性、弹力度。影响血栓弹力图的因素主要有红细胞的聚集状态、红细胞的刚性、血凝的速度,以及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活性的高低等。
二、血栓弹力图的主要参数
血栓弹力图的主要指标包括:
反应时间(R):表示被检样品中尚无纤维蛋白形成,反映参加凝血启动过程的凝血因子的综合作用,代表凝血因子的总体活性。
凝固时间(K):表示被检样品中开始形成纤维蛋白,具有一定的坚固性,反映血凝块聚合时间和速度参数,代表纤维蛋白原的功能与水平。
弹力图最大振幅(MA):表示血栓形成的最大幅度或硬度,主要代表血小板的聚集功能。
LY30:MA值出现后三十分钟内血凝块溶解百分比,反映纤溶活性。
EPL:预测MA值出现后三十分钟内血凝块溶解百分比,同样反映纤溶活性。
三、血栓弹力图的临床应用
1、输血指导
血栓弹力图在输血指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输血前,医生通常会根据血常规和凝血实验的结果来判断是否需要输血。但这些方法往往只能提供有限的凝血功能信息。而血栓弹力图则可以更全面地反映患者的凝血状态,帮助医生判断是否需要输血,以及需要输多少血。这不仅可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还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2、手术风险评估
(1)术前评估:手术前,血栓弹力图可用于评估患者的凝血情况,预测术中的出血风险。这有助于医生制定更合理的手术方案和输血计划,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2)术中监测:在手术过程中,血栓弹力图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凝血状态。如果发现凝血异常,医生可以及时调整输血策略或使用抗凝、促凝药物,从而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3)术后监测:手术后,血栓弹力图还可以用来监测患者是否可能出现血栓。通过定期检测,医生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血栓风险,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药物治疗监测
血栓弹力图在药物治疗监测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肝素等抗凝药物的治疗效果。肝素是一种常用的抗凝药物,但使用过量或不足都会影响治疗效果。通过血栓弹力图的检测,医生可以准确判断肝素的使用量是否合适,从而调整用药方案,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此外,血栓弹力图还可以监测阿司匹林等药物对抗血小板的反应,指导病人的个体用药。
4、血栓性疾病的评估
血栓弹力图还可用于评估高凝状态,诊断血栓性疾病。通过检测患者的凝血功能,医生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高凝状态,从而评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冠脉搭桥术等术后的血栓发生几率。这有助于医生制定更合理的术后抗凝方案,降低血栓发生的风险。
四、血栓弹力图的注意事项
1、适应症:
(1)凝血功能异常,有不明原因出血的患者
(2)有血栓风险的患者,包括孕妇和慢性病患者等
(3)急性创伤、烧伤、休克患者,通过该检查评估凝血功能
(4)需要进行输血的患者
(5)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术前评估凝血全貌,判断出血风险
(6)手术中有大出血的患者
(7)各类手术后的患者,术后评估是否会发生血栓
(8)使用了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溶栓药物、抗纤溶药物的患者
2、血栓弹力图虽然是一种有效的凝血功能检测方法,但并不适用于所有人群。以下人群不宜进行此项检查:
(1)已经使用甾体类激素的病人。
(2)口服避孕药或甲状腺素片的病人。
(3)造血功能低下的患者,因为这类病人进行此项检查可能会导致皮下的出血和感染,虽然发生的几率不大,但还是建议避免。
五、总结
血栓弹力图就像是一个凝血功能的“导航仪”,在输血、手术、药物治疗以及血栓性疾病评估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了解患者的凝血状态,制定更加精准合理的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血栓弹力图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人类的健康事业贡献更多力量。
深圳恒生医院医学检验科项目
医嘱:血栓弹力图试验(TEG)
样本要求:
①枸橼酸(蓝管)2mL,采血时最好一次采血,无需空腹,采血量按刻度要求抽满,采血量不足将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
②患者无需空腹,但应尽量避免溶血及中重度乳糜(饮食避免油腻)。
③标本最好2小时内送检,尽量不要超过4小时,否则容易造成血小板激活过多,导致MA值异常。
检测周期:24小时均可检测,4小时出具检验报告